|
因为经常出差,所以在候车室里待的时候也比较多。大多数时间里的候车室里都会充满格式各样的人,有坐在一起交谈的、有匆匆走动的,有低头玩手机的,有坐椅子上闭目养神的,还有躺在角落里呼呼大睡的,伴随着候车室里不时响起的广播声组成了一个嘈杂的小社会。但有个时间,候车室里会有那么一丝丝的沉静,只有偶尔响起的广播声提醒着人们即将到来的列车,即将踏上的旅程,这就是深夜里的候车室。
早些年经济不宽裕,我刚毕业也挣不了多少钱,又经常坐火车去各地出差,有时候需要赶或者转深夜里的火车,为了省下那住旅馆的几十块钱,我通常是在候车室里熬夜等火车。深夜待在候车室里等火车的都是不舍得花钱找住宿,想找个能免费待的地方休息的人,候车室里可以坐着休息,又相对来说安全,所以成为首选,这些人中又以农民工居多。
农民工坐火车都带着很多行李,背上背着个大大的帆布包或装了被褥的又粗又长的化肥塑料袋,手里还要提着或桶或编织袋装的锅碗瓢盆,舍不得丢弃一点值钱的东西。在候车室的他们大多劳累了一天,到了深夜,就有的坐在地上背靠着化肥袋,有的脚搭在编织袋躺在椅子上,有的干脆把被褥铺在角落处躺在上面酣然入睡。那时候的候车室没有现在的条件,好的火车站候车室有风扇,差点的就什么没有,真正的夏天热冬天冷,夏天还好些,到了深夜会凉快些,冬天候车室里虽然比外面暖和些,但也是冷的很,睡着睡着经常被冻醒。他们裹挟着一身的疲惫,甩掉工作中受到的委屈,带着打工辛苦攒下来的积蓄,等候着踏上回家的列车。看着这些你的心里会发酸,他们又是谁的父母,谁的妻儿?
曾经有个在火车候车室里的采访感动无数人人,一个叫邢万强的48岁农民工在新疆打工,坐火车回河南老家,在西安中转。从西安到老家有8个小时的车程,而邢万强已经在火车上站了40多个小时。上车前买的方便面吃完了,他说,反正也不干活,吃不吃无所谓。他不吃零食,是因为零食是给孩子们带的;他不买东西吃,是因为买东西要花钱。这是千千万万个农民工的真实写照,也是无数个为梦想拼搏的人的写照。
其实这个社会只要你愿意看,就能发现千千万万的邢万强,为自己家里的妻儿子女带来好点的生活,为自己的家庭承担更多的责任,他们勤勤恳恳,努力工作,生活不易,每个人都在努力地活着。
|
上一篇:火车又一次相遇下一篇:各种铁路火车外号大全
|